学生自然吓了一跳,此时我便说:”戏服可是参照明朝时的服装改造的,不过不能错,尤其是蟒衣之类,一般在家做客或者宴请,都不会穿蟒衣和补服,会穿些平常的服装。还有上公堂的基本上都是县太爷,县太爷是七品官,位卑职低,只能穿蓝色的补服,不过有些地方戏会给穿大红,这要是在明清,肯定给砍头。
还有现在的县太爷补服上都会绣仙鹤,这在以前也是要砍头的,仙鹤是一品文官的补子,上朝的基本是高官,基本上不管戴幞头戴乌纱还是戴盔头,都只能穿蟒衣。。。。。。。。“
这样的课堂多上几遍,他们便回饶有兴致,幸得我那是上大学的老师,讲课都不如我,于是搞了个”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“,其实就是让我们自己准备资料自己来讲,结果却是每堂课都有我的身影,基本上平时成绩想不优也难。这帮学生没有我那时的主动性,我只得研究方法,潜移默化让他们知道。
不觉期末考试一到,已是七月上旬,考完了试他们便回回家,只有我,有家归不得,刚好是习惯了讲课的生活,却不巧学生都要离校,我自是得了留校的机会,不过图书馆照例要闭馆,但是今年暑假留校的学生比较多,所以延迟一个月,到八月一日才闭馆,这期间不办理借还书,只能在里面看。
我住的宿舍,是跟讲师们和研究生一起的,后边临湖,湖的左侧隔着一个网球场的就是图书馆,走过去也要二十分钟,我那间南向的不够二十平方,麻雀虽小五脏俱全,洗衣机和电磁炉不能少,也有热水器和吹风筒,甚至衣架子都是准备好的,阳台都被铁栅锁住,不过还能看到湖面,住在四楼,不高不低,迎风吹来,不开空调也可,就是有一样不好,蚊子多,防不胜防。
图书馆的西南面有个操场,标准的一圈四百米设计,回到大学最高兴的莫过于又能早起跑个十五圈,洗漱一番,到饭堂吃个早餐,拿着笔记本按时到课堂里给学生上课讲授。
这届的学生不太让我满意,早起的没几个,跑步的倒是不少,不过都是在黄昏后,那些讲师和研究生都不是运动的料子,天天埋头研究,省城虽大,除了省博,还真没几个想去的地方。
没得讲课,却要继续挨完剩下的三周,只好每日都在图书馆里,增加下自己的知识面,还记得去年的十一月,和一位学会计的老哥商讨大事:
会计老哥:让你一辈子这样,每天就是上课、跑步、泡图书馆外加把妹,你愿不愿意?
我:这是不可能的,都快毕业了。
会计老哥:我是假设,你不要和现实混在一起。
我:当然不肯,日复一日,神仙也无聊。
现在看来,当时就是意气风发,说什么就是什么,也不顾虑是不是有一日真的会如此,不过现在看来,真的遇上了,还挺愿意的,一辈子就呆在一个图书馆,不理会外边纷纷扰扰,灯红酒绿。
这边图书馆是一座哥特式尖顶钟楼叠合两座楼宇,通体堆砌红砖,始建于民国十七年,门前凸出的一栋是一楼流通部,书籍可供本院学生外借,内共有200多万册书,一进门就是一个方型的柜台,左右各安两扇安全感应门,还书的往右走进去,借书的从左走出来,右进左出一目了然。从右进入有寄存的柜子,柜子往左又是一道感应门,还了书放好贵重物品即可进去。
此处一楼与二楼以上并不相通,走二楼须得借钟楼对开的四十多级楼梯上去,a到f类的书主要分布在两侧,满满的书架,分类却不含糊,西方经济学还是古典经济学或是通俗经济学都会详细,g到z类的则是通过一条较宽的巷子,我暂称为巷子,由巷子进入,则是剩下的书籍,一楼内并无可供使用的桌椅,所以很多人像我只好借完了书,再到二楼以上的自习区域去学习。
沿楼梯上到二楼,可不是随便都能进,须得本院师生,有自己的借书卡在感应门刷一下才能过,如此院长早已替我安排妥当,进门以后二楼空旷,除了左侧有两个专门的影像放映室和专业类的工具图书室以外,并无其余,二楼主要还是供下雨天师生们放伞晾干之用。
沿着楼梯上,是一条巴洛克风格的楼梯,左右各有两条扶梯,沿着中间的唯一出口下来,上了三楼,各有四面一个室,东西南都是自习区域,只有北边的是报纸杂志室,三楼一圈环外都是小阳台,看久了可以出去透透气,杂志和报纸都是不外借的,中间隔开,报纸每次只能拿一卷,杂志内,要拿借书证登记,每次只能拿一本杂志,而且要按位置放好。
借书卡莫过于是最大的福利,师生每次可借十五本封顶,期限为六十天,续借也是六十天,也就是说一本书,可以拿在手里接近一个学期,开学就借,回家再还,成了不少人的写照,不过要是我,一个礼拜就得消耗两本书的分量,观书如月,以致每每和师姐们提议快点买新书,馆内会根据书友会和网站上的排行榜,每半年就要更新一次新书,主要侧重在时下的经济类和艺术类,文学类则较少。
不想离校都有半年之久,而且刚领完毕业证,就有回来这里教书,不由得感慨世事无常、人生苦短,四年元不过白驹过隙、弹指瞬间。
”老师,“却是一名女生,短发顺滑,是沙宣的效果,眼睛古板,却着露肩的白恤衫,牛仔短裤,个子不高,鹅蛋脸,不算讨喜,”你怎么不进去啊?“
”哦,“我晃了一下,”刚才想到一些东西,忘了进去。“
”你到底是不是老师啊?“她问,”我怎么看你,顶多也就大三的样子?“
”哪里?“我陪着笑说,”我要不毕业,都大五了。“
”还真看不出来。“那女生说,”那应该叫你师兄才对。“
”管他的。“
”那好,师兄,我先走了。“那女生沿校门的方向离去。
我走到检索的地方,想搜一本《牡丹亭》看看,版本挺多,但真正好的找不到几本,唯有走到艺术那类,仔细的每本都翻翻。
此时天色已晚,过了晚上七点,夕阳西下,却发觉自己还未吃饭,正欲离走,不想经过了一个书架,一本发黄的封面皮吸引住我,我往回看,却是线状本的崇祯刻本,竟是《游园》和《惊梦》两章,里头图文并茂,应是原本不差。
我便用这精神粮食喂饱自己,不再想着肚子如何嘀咕,内里一章一节,做捻唱打,都娴熟得看起来,寻了个角落,安静的坐下来看,自己不禁唱起一句”似这般断井残垣“,听的有重声,以为是自己嗓子好,沾沾自喜,却不料还接着听有”如花似眷,良辰美景奈何天“。
站起身来,循着歌声而去,如怨如泣如诉,字正腔圆,是我在南京以来从未听过之天籁,从这方书架走了过去,隐约之间,见到有人着凤冠霞帔一闪而过,看不清样子,或说背影,我快步追上书架,迅步而去,始终不见踪影,那人又从左侧一闪,我又追了过去,仍是一无所获,影子好像在我身后又是一闪,往后看却又不见。
突然,红色影子在右边书架浮现,我追了过去,却不小心撞上一个女生,”老师,不好意思啊。“她忙道歉。
”同学,方才有没看见一个穿戏装的经过?“
那女生摇摇头。
我又问:”那你刚才,有没听到有人在唱戏?“
女生又是摇摇头。
我突然又见凤冠霞帔的身影在远处一闪而过,又追了上去,仍是没有看到,此时已在巷子外头,面前时整齐摆放的一排排书架,于是四下打量,空无一人,顶上的灯却奇怪的闪了几闪,便又恢复正常。
走到门口,硬着头皮问值班的先生:”请问,方才有没看见一个穿戏服的经过?“
”老师可真会说笑,哪里会有人穿着戏服招摇过市?“值班先生说。
”那,我借这本书。“我递了过去。
”唉?“值班先生站起身来,”这本书可是放在专业收藏室的,老师你怎么拿出来了?“
”我没拿啊,我是从书架上找到的。“我忙说。
”那可奇怪,“值班先生拿过了书,”按理这本书是放在收藏室,都是不外借的,怎么可能会出现在书架上?“
”不外借的?“我有些紧张,”能不能让我多看两眼?“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你是我的念念不忘 太古修神诀 绝世医妃 毒医凰后:妖孽世子霸道宠 三界交易所 混世小神棍 超品狂医在都市 女神时代 关关雎鸠 一孕成婚,墨少深深爱 哥在江湖挨过刀 神秘淘宝:寒门骄女巧当家 带着名将混三国 吞天剑帝 我是如此爱你 娇妻背后的秘密 相思入骨,爱你依旧 君不知 念念不忘 接阴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