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用时政作为考题进行殿试和会试,并不
是朱祁钰离经叛道,而是一种惯例,这其中最着
名的当属崇祯七年时,崇祯皇帝的殿试九问。
崇祯的这九个问题,每一个问题都问到了大
明的根本问题上,应答者的分析,个个鞭辟入里
头头是道,每一个考生都回答到了点子上,可
是,十年后,大明还是亡了。
当年以一篇两千雄文奏对而闻名天下的状元
郎刘理顺,字字珠玑,可是这些士子们怀揣着再
振大明的雄心壮志,在入了朝之后,是什么表现呢?
碌碌无为,寂寂无名。
大明有什么现象,这些现象背后代表着什么
样的问题,这些问题背后有着怎么样复杂的成
因,应当如何解决,在这一篇篇的社论之中,都
写的清清楚楚。
连这些未入仕林的学子们,都对这些问题清
清楚楚,朝堂的明公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吗?
可是朝堂的明公总是求着两全,求着求这,
天下就没了。
比如崇祯问:且流寇久蔓,钱粮阙额,言者
不体国计,每欲蠲减。民为邦本,朝廷岂不知
之,岂不恤之?
但欲恤民,又欲赡军,何道可能两济?
这问的是第一代闯王高迎祥在陕西的根基深
厚,大明多次进剿,这刚剿灭,官军刚走,这起
义军就如同春风吹又生一样冒了出来?还不是无
地流民遍地都是,只要稍微鼓噪便可生事。
朝臣们的意见是民为邦本减免税负,可是这
体恤百姓,又要赡军,怎么两全呢?
两全?
这天底下的事儿,怎么会有两全之法?
商辂得知陛下要在邸报上给天下考生划重
点,就急匆匆的赶到了文渊阁,他不是来求陛下
收回成命的,他还没有那么大的脸面,他更不是
来求两全的,陛下对科举改制要全,天下儒生也
要全,这是求不到的。
他只是来求个体面,比如他说到的折中之
法。
「陛下,臣以为可在这正卷之外,添加一个
附卷,以考校土林经义之道。「商辂试探性的说
道。
朱祁钰也没有揣着,有梯子他真的下,点头
说道:「爱卿所言周全,依爱卿所言便是。」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大唐:鬼谷传人,开局救了李世民 骗了康熙 从影视抽奖开始的非凡人生 求求你们让朕当个昏君吧 真有钱了怎么办 龙族之武圣路明非 从买凶宅开始 1635汉风再起 三国之袁家天子 大唐第一逆子 丹道轮回 抗日之敌后争锋 毒手医妃王爷被休夫了 大隋说书人 汉祚 我的御兽很正经 开局奖励七张人物卡 凶灵秘闻录 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 北爷怀里的美强惨,超凶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