娘亲昨夜大抵是流过泪,眼底还有点未消的红。她字字叮咛,句句嘱咐。他爹一贯地沉默寡言,只与他道:&ldo;一切谨慎当心。&rdo;
他那慈眉善目、隐没于世的师父,一生只收了他一个徒弟,对他求全责备。他们住在暮涑玉泽峰的一座竹楼里。在他的记忆里,七岁起到十三岁,他几乎没离开过玉泽峰半步。
他曾以为,所有暮涑的弟子都同他一样,每日清晨起,走山路,沐浴冷泉,芳丛间打坐。他于万丈山崖间修习御剑飞行,封印无间狱中的恶灵。
他小时候见着那些恶灵会双腿打颤。可师父不管,倘若他这日没完成,就不能吃晚饭。他曾在冬日抱着把剑,在狱门外犹豫不决。后来冻得没了知觉,害怕的感觉也终于凝结。
无间狱里的都是世间最肮脏的魂灵。他满身是伤地从狱底爬上来,回竹楼吃饭时还缓不过神来,浑身颤抖。
他听从二哥的话,每天的晚间伏在案头练字,将那本字帖临摹了一次又一次。二哥总说他的字写得不够周正,送的却不是楷书,而是范世衡的行书字帖。
他觉得孤寂,甚至在还不懂什么叫&ldo;孤寂&rdo;的年纪里就明白这种感受。有一回虚常真人下山,他一个人在竹楼里,躺在床上,看着窗外的月,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无间狱恶灵的哭号声。他不明白心里那块空缺的是什么,难受得整晚整晚睡不着。
他师父回来,瞧着他的眉眼,说在拂莲见着一个与他眼神很相似的少年。&ldo;言家不知何时来了这个小公子,倘若有缘,你们还能见上一面。&rdo;他掐指一算,喃喃道:&ldo;缘分还不浅。&rdo;
……
虚常真人曾说,人心里畏惧什么,就得直面它,放下它。孟透畏惧孤独,时间久了,也就适应了。他一直以为要在山中待一辈子。有一日,师父将他叫到面前。
真人捋须道:&ldo;我有三个问题想问问你,请你从心回应。&rdo;
&ldo;师父请问。&rdo;
&ldo;眼见之景是否一定为真?&rdo;
&ldo;否。&rdo;孟透的眉眼尚稚气,声音清亮,&ldo;人心有偏私,世道存偏见,人性相异。&rdo;
虚常真人对上他的眼睛:&ldo;何为世道?&rdo;
孟透沉吟:&ldo;浊为众人,自清者不为少数,耽溺红尘者举目即是。&rdo;
师父第三次发问:&ldo;智者何为?&rdo;
&ldo;知黑守白,澄怀观道。&rdo;年少的孟透谦逊道,&ldo;晚辈愚钝,见识尚浅,言辞鄙薄,让师父见笑了。&rdo;
虚长真人看着他徒弟紧锁的眉头:&ldo;你不妨将心中的困惑说出来。&rdo;
孟透抱拳:&ldo;修道能否修心?&rdo;
虚常真人淡笑:&ldo;因人而异。&rdo;
他的第二个问题带些青涩稚气,又有些执着困惑:&ldo;爱恨悲喜,苦痛折磨是否长伴一生?&rdo;
&ldo;人性所致。&rdo;常虚真人依旧是淡然微笑,&ldo;这些事情你得自己参透。透儿,你可以出山了。&rdo;
年幼时的那些问题,随着年岁的增长,后来都有了答案。修道之人有修得满身正气,匡扶正义的,也有汲汲于名利,平庸腐朽的,还有坠入邪道,万劫不复的。爱与恨早就深种,长伴了他多年。
他十四岁那年才离开深山,到门派中修习。西泽师叔安排他住在东院,与另外五个稍年长的弟子朝夕相处。
他们对孟透还算客气。可孟透总觉得自己可能是孤独惯了,反而看不惯他们的作风。他们不勤加练功,行事懒散拖沓、敷衍随便。孟透不能接受,但也只得笑着跟他们混在一起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樱田门之1860 剑色 鸢尾花阑(原名:今世·双生) 东宫他哥 飞花照水叶倾天 恶魔书 鱼龙符gl 猪样年华GL 生死诺言 末世武圣王 超猴医学院 这只龙得了面瘫 皇甫六 第三家园 御水夜行 中年恋爱补丁gl 流落荒岛怎么办? 不见流光 青穹剑影,刹那天涯 狼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