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悟空询问,虎力大仙偷眼看向智谋最多的鹿力大仙,鹿力大仙会意,心下琢磨,必要想法早脱身才好,回头躲入洞府,谅他再也寻不到。他处心积虑便要编造一个自己三人系出名门大派的由头来,这书生若是怕了,没准便放了自己。
于是鹿力大仙开口道:&ldo;实不相瞒,我三人乃是来自天上的真仙,因犯了天条,玉帝将我等投入此地历练赎罪,同来的倒有千百人,个个本领非凡。&rdo;鹿力大仙信口胡诌,却不知对面这位刚刚砸了玉帝的通明殿。
悟空翻了鹿力大仙一眼问道:&ldo;果真如此?&rdo;
鹿力大仙见悟空半信半疑的样子,心道做戏便该做得真些,便站起身,一副坦然样子道:&ldo;那是自然,我三人乃是九天应元府中雷神,你若不信,且看我天雷之术。&rdo;说罢撸起袖子便要施展道术。
悟空笑道:&ldo;你个不知死的终南山道士,不过会个五雷法,敢来蒙骗你家爷爷?&rdo;他立时将脸一沉,恶狠狠道:&ldo;快快如实说来,你说的若是有用还好,若是无用,我便一遭杀了,也落得清净。&rdo;
鹿力大仙听了这话,心中骇然,一屁股坐到在地,这可是真的害怕,并非作伪。自己三人确是终南山出来的,只是这书生怎会知道?莫非他会未卜先知?他见这书生文质彬彬,发起狠来也着实瘆得慌,于是一句不敢扯谎,倒竹篓一般,将自己三人的来历如实说了。
三人本为妖兽,生来便在终南山修行,但本身弱小,只仓皇求生而已。一日,三人偶然相遇,为壮大势力,便结为兄弟。后来偶然得到一本终南山道家残卷,学了五雷法、呼风唤雨不少本事,修为突飞猛进。后来三个妖兽依次修得人形,便下山展露修为,蒙些痴男信女,也诳取了不少造化。
这一日三人来至一所小国,恰逢此国土地数月滴雨未降,三人施展道术,求来一场大雨,被国王奉至上宾,也逍遥自在了几年。
悟空听到这里心道,原来呼风唤雨倒是你家老本行了,果然屡试不爽。
俗话说得好,贪心不足蛇吞象,时日一久,这三人地位虽尊,却嫌头上仍有个国王压着,便动了杀王夺位的心思。为将事情做得隐蔽,三人谎称能炼仙丹,使人长生不老,国王早见识过他们本事,自然无不信之理。
&ldo;就在我三人踌躇满志,想要施展大计之时,一日遇见一个邋遢老道,将我们训斥一顿,便丢到了一处荒凉之地。&rdo;
悟空听到这里,止住鹿力大仙问道:&ldo;一处荒凉之地?不是这里?&rdo;
鹿力大仙道:&ldo;上仙果然神机妙算,不是这里。&rdo;
悟空又问:&ldo;那老道生得何种模样,可还记得?&rdo;
鹿力大仙苦着脸道:&ldo;那老道实在太过厉害,只瞥得一个人影,似乎是道人模样,之后便闻其声不见其人了。&rdo;
悟空再问:&ldo;你确定是道人,不是和尚?&rdo;
鹿力大仙点点头:&ldo;确是道人,头上有发髻呢。&rdo;
悟空摆摆手,让他接着说。
鹿力大仙道:&ldo;那处荒凉之地,人烟稀少,偶尔遇见一两个,也是面目可憎。&rdo;
&ldo;你要知道,我兄弟三人向来以……智谋取胜,不料到了此地,说来也邪门,旁人一见我三人便躲,便连一句话也不爱说的。我等呆了些日子,实在难捱,便等那&lso;夺门&rso;大开之日,便闯了进去。&rdo;鹿力大仙说到这里,脸上现出恐惧之色。
悟空追问:&ldo;何为&lso;夺门&rso;,你们又到了哪里?&rdo;
虎力大仙接道:&ldo;哼,我等到了一处地界,此地尽是杀戮血腥,人人贪得无厌,只为些许利益便以命相搏。故从那界到这界设了一扇大门,称之为&lso;夺门&rso;&rdo;
鹿力大仙接着道:&ldo;对,这里人性情残暴,我三人乃是清修之士,自然……颇不习惯。&rdo;他见悟空面色不善,急忙又回了主题,&ldo;我们只捡那无人处行走,路上虽遇了几次险,但我兄弟齐心……亦平安无事。&rdo;
悟空道:&ldo;等等,你说那杀戮之地,仍不是此间地界?&rdo;
鹿力大仙道:&ldo;自然不是。我们在深山中躲了几天,终于等到&lso;生门&rso;大开,我们便冲了进来。&rdo;他也伶俐,似乎知道悟空必问,便解释道:&ldo;生门便是那杀戮之界与此地只见的一道门,此门隔段日子便开,入了生门,便到了这里。&rdo;
悟空&ldo;唔&rdo;了一声,原来此地并非独立存在,乃是与其他两界相连,这造界之人好大的手笔,不知他造了这三个古怪的世界,又有何用处呢?
鹿力大仙接着道:&ldo;此地尚好,比起那前两处地界安宁许多,我等便在此常驻了。&rdo;悟空问道:&ldo;此地有何好处?&rdo;
鹿力大仙道:&ldo;此地国度甚多,人口繁密,又大多为肉体凡胎,我等在此自可安心修炼,不受打搅。&rdo;
悟空笑笑道:&ldo;想是在此好蒙人吧。&rdo;转而又道,&ldo;难道此地便没有杀戮之事?&rdo;
此时,始终在一旁沉默不语的孟轲道:&ldo;此界乃是教化之地,绝无滥杀之事出现。&rdo;
悟空心中诧异:&ldo;你怎知道?&rdo;
孟轲苦笑一声,道:&ldo;我与他三人不同,他们是被那老道捉进来的,我却是和那老道打了个赌,才心甘情愿入了此地。&rdo;
&ldo;打赌?&rdo;这可真是匪夷所思,果然圣人所为,与常人不同。悟空问及详情,孟轲道:&ldo;彼时我于平陆读书讲学,尝与弟子言:凡天下事,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,天下人,非&lso;仁&rso;莫以乐也。&rdo;
悟空点了点头,能说出这话来,当是孟子无疑,孟子饱学,尝以仁政献于君,但战国年代,烽火狼烟并举,哪会有人采纳?故郁郁不得志,由此看来,即使他身后被封&ldo;亚圣&rdo;之名,但就其一生来说,也算一个悲剧人物了。想到此处,再看孟子,悟空不由得心生怜悯,所谓&ldo;仁者无敌&rdo;,怕是遇仁者方有用,若一个老学究遇到地痞无赖,任你会再多的经史子集,又有何用?
只听孟轲接着道:&ldo;那一日我正于堂上讲文,自外面进来一位道士,听了几句,便与我侃侃而论。那道士亦非寻常凡夫俗子,讲经论道颇有头绪,只是他看人论事有失偏颇,我自然要教诲于他。&rdo;
&ldo;我二人论了半晌,谁也不服谁,这道人便想出一个主意。他说我&lso;仁政&rso;难以治世,我若不信,这世间有一国度,任凭我施道教化,我若能将此国众人皆教成仁者,他便心服口服。我一直迷了心窍,便答应了他。却万没想到,他竟会将我带至此处,与世隔绝。&rdo;
悟空忍不住大笑,这孟老头实在执著的很,只顾着坚持己见,却中了仙人计策。他笑着笑着忽地想起一事,笑声戛然而止,心中忐忑问道:&ldo;孟老,敢问那道人可是秉承道法自然!&rdo;
孟轲眼中惊色难掩:&ldo;你怎知道?!&rdo;
第二卷道可道第一零零章老君界
悟空虽然心中有了猜测,但这一问被孟轲证实之后,心中仍然惊讶万分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八千湘女上天山 异行的幽灵 白雪的墓园 极品小地师 血海迷踪 三角谍战 娇宠天成 心灵底色 不要逼我耍流氓 我捡的鲛人怎么会咬人 在偏执矫正游戏里撩汉 农家子的奋斗 死神的孩子 古拉格群岛 霍莘解案 我温柔待你,你温柔待世界 品中国文人 万人迷的我究竟怀了谁的崽 鬼差成长守则 一觉醒来本仓鼠变成了镇派神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