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上你中文

恋上你中文>齐天传 > 第241章(第1页)

第241章(第1页)

唐僧见禅师不答他,便也知趣不再啰唆。

乌巢禅师须臾化作一道金光,转回了乌巢之上,悟空忽地想起,自己何不用玄空法秘诀试试。于是他法力运于眼目,向上观看,但见这香桧树顶迷迷茫茫,什么也看不清。悟空大为吃惊,自己这玄空法秘诀虽未大成,世间万物却也均能看出端倪,总不至半点头绪没有。

他转向旁边看去,终于恍然大悟,原来师徒三人不知不觉间,竟入了乌巢禅师布下的一界,处在此界之中,许多法力受限。怪不得那乌巢不露行踪,怪不得荒凉山顶竟如仙境,原来乌巢禅师早已安排妥当。

悟空不由得想起当年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学艺场景,竟与今日何等相似,这乌巢禅师本领,竟似不在须菩提祖师之下!

悟空叹了口气,若乌巢禅师不想让旁人知道真身,自己纵如何努力只怕也是白费,于是收了法术,对唐僧道:&ldo;师父,下山去吧。&rdo;

唐僧应了一声,便上了马。三人走出数里,悟空回头望去,那香桧树已影影绰绰十分渺小,他心道,如所料不错,乌巢禅师想必亦如须菩提祖师一般,再不会现于天地间了。想起斜月三星洞学艺的那段时光,悟空唏嘘不已,无论如何,也该念着须菩提传艺之功,才叫自己一步步走入佛道纷争的台前。悟空回想起须菩提祖师为自己取名的场景,一幕幕如在眼前,口中不仅喃喃道:&ldo;悟空悟空,究竟何为空呢?&rdo;

突然,他耳边传来乌巢禅师的声音:&ldo;五蕴四大皆无常,森罗万象皆是空!&rdo;

听到这声音,悟空惊喜难以名状,他突然发现,这乌巢禅师此时的声音竟也与须菩提祖师传道时十分相似,非但字正腔圆、抑扬顿挫,且字字珠圆玉润,如同金玉之声在耳边回鸣,竟有直入心扉的感觉。

悟空心中一慌,便将乌巢禅师当作了须菩提,于是朝天上喝道:&ldo;师父!&rdo;

唐僧行在马上,听悟空这一声&ldo;师父&rdo;唤得亲切,勒马停住,回首问道:&ldo;悟空有事?&rdo;悟空一怔,他唤的是须菩提,却叫唐僧捡了个便宜。于是道:&ldo;无事,下山路陡,且拉着缰绳才好。&rdo;

应付了唐僧,悟空仔细琢磨乌巢禅师这句话,不知不觉,许多陌生的佛门要义自脑中浮现了出来。

五蕴四大,都是佛家用语。五蕴乃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也。一切万物,凡眼所见,耳所闻,鼻所嗅,身所觉,意所想……人自身的种种欢喜烦恼,心意意念,皆为五蕴。

四大乃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。地性坚硬,水性流湿,火性温燥,风性轻动,天地间一切物体的构成,都不能够缺少这四大特性。

五蕴在外,四大在内,无我有我,一切和合。

而&ldo;森罗万象&rdo;则出自《法句经》中:&ldo;森罗及万象,一法之所印。&rdo;宇内无垠,宙光极广,与此相比,宇宙间万物都是刹那生灭、虚幻不实的。

悟空想了又想,乌巢禅师这两句话的意思倒也不难,原来空是万物,空是一切。

我乃灵明神猿之身,自上次身殒之后,身躯灰飞烟灭,便连承载造化的魂魄都消失于天地间。但造化神猿,永生不灭,即便空无一物,我也能自这天地中重生出来,可谓生于空也!

师父给我取名悟空,这含义便是:自虚无之空,渐渐体悟因果事物,洞悉因缘生法,自然便能悟出真正的空了。

悟空想到这点,左瞳中银星一闪,自己却没发觉。只觉体内造化缓缓运转了起来,此番运转与三界中悟道时不同,造化转得虽慢,却有生生不息永不枯竭的感觉。每转一分,他便觉自身修为亦缓慢增长,悟空大喜,看来自己这般想法是没错的。

回想起《西游记》中,悟空与乌巢禅师话不投机,便动起武来。他虽不知确切内情,此际也能猜出个大概来。

那是美猴王也和自己现在一样,刚踏上取经道路。他乍从五行山下出来,受了五百多年的囚禁,心气自然不顺。偏偏又被观音菩萨套上一个甩不掉挣不脱的紧箍,自然更加不爽。

此时见了乌巢禅师,必定是看出这禅师身份来,才怒不可遏使金箍棒乱捣一气。这次动武,却与小孩子胡搅蛮缠没甚么分别,天地间法力如此高强的,除了须菩提祖师,能让悟空生这么大的气呢着实不多了。

是恨须菩提不告诉他真相?是恼须菩提没能自五行山下将他救出?是怨须菩提藏私,不传给他更厉害的本领?还是纯粹撒泼,只图泄心中无名之火?

悟空越想越觉得那猴子悲哀,再仔细想想,反倒踌躇满志,几个腾跃追上唐僧,径直到前面探路去了。

第三卷途漫漫第二一三章黄风岭

一路之上,唐僧眼观鼻,鼻观心,只沉思乌巢禅师传他的《多心经》。

待下了山,步上大路,唐僧忽有所悟,张口念出几句偈子:&ldo;法本从心生,还是从心灭。生灭尽由谁,请君自辨别……绒绳着鼻穿,挽定虚空结。拴在无为树,不使他颠劣……现心亦无心,现法法也辍。人牛不见时,碧天光皎洁。秋月一般圆,彼此难分别。&rdo;

悟空暗自赞道,唐僧果然悟性不凡,这篇《多心经》,不过记了半个时辰,便能举一反三,果然常念常存,一点灵光自透。

心中虽赞,悟空却笑道:&ldo;师父可知这《多心经》何意?&rdo;

唐僧道:&ldo;自然是坚固我等拜佛之心,俗话说&lso;药医不死病,佛度有心人&rso;,有此诚心,定心,净心,何愁不到西天?&rdo;

悟空笑道:&ldo;难道师父先前拜佛之心不坚?&rdo;

唐僧一怔,道:&ldo;那自然不是。&rdo;

八戒挑着担子吭哧吭哧道:&ldo;这经文也忒绕嘴,若照师父解释,只说一个&lso;心&rso;字便得,何必说那许多。&rdo;

唐僧道:&ldo;八戒话虽糙,却也有理。&rdo;

悟空心道,乌巢禅师虽说这经文能驱除魔障,但观《西游记》中唐僧屡屡遭难,反而证实了这《多心经》其实半点作用也没有。

唐僧多次被抓,又屡屡大难不死,恰是对乌巢禅师传授《多心经》的一个讽刺。说白了,取经不过是如来的一场游戏,若是没有一只无形大手操纵诸天仙妖,唐僧不知已死了多少回了。

想到这里,悟空突发奇想,既然此局是如来所设,难道乌巢禅师与如来亦在角力不成?看来这取经的水还真不是一般的浑啊!

这三人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行来,不觉行过了春日,到了夏日景天,自然少了许多寒冻。白日闻野树蝉鸣,入夜观萤火若星,倒也兴致盎然。

这一日,唐僧喜道:&ldo;若这般行去,只怕两三年便到了。&rdo;

悟空听唐僧说话宛如孩童一般,心道,几时能到,却不是你说的算。

夕阳西坠,忽见前方影影绰绰有一村舍,八戒喜道:&ldo;师父,快看!&rdo;唐僧也甚喜,道:&ldo;那厢有许多人家,今夜便去那里借宿。&rdo;

八戒抱怨道:&ldo;可不,这些日子要么荒山野岭,要么遇到村舍又过了饭时,俺老猪……饿瘦了许多。&rdo;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霍莘解案  不要逼我耍流氓  品中国文人  死神的孩子  我捡的鲛人怎么会咬人  异行的幽灵  万人迷的我究竟怀了谁的崽  心灵底色  白雪的墓园  八千湘女上天山  娇宠天成  古拉格群岛  鬼差成长守则  血海迷踪  极品小地师  三角谍战  我温柔待你,你温柔待世界  农家子的奋斗  一觉醒来本仓鼠变成了镇派神兽  在偏执矫正游戏里撩汉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