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宦官王振已知孙忠和孙太后都出了面,亦颇后悔不该在太后寿诞时生事,忙主动请英宗皇帝下旨赦免李时勉。朱祁镇本来还担心赦免李时勉会得罪王先生,见老师亲自求情,乐得借着台阶下台,派人当众宣布赦免李祭酒,又如外祖父所请,命人送李时勉到国丈府做客。紫禁城前的国子监监生欢声雷动,这才陆续散去。
丘濬大致叙述了经过,又道:&ldo;监生们感激孙国丈仗义相救,立即选派我做代表,携带礼物,赶去孙府致谢。当时李祭酒人还未到,孙国丈极力谢绝,还说这一切全是杨匠官和朱兄你的功劳。&rdo;又转头问道:&ldo;朱兄身边这位,可就是人称&lso;杨倭漆&rso;的杨匠官?&rdo;
杨埙笑道:&ldo;正是。不过我也没什么功劳,只是跑了一趟腿。&rdo;又问道:&ldo;公子可是姓丘名濬?&rdo;
丘濬道:&ldo;是我。抱歉,我只顾谈李祭酒之事,竟忘了通报姓名,失礼莫怪。&rdo;
杨埙道:&ldo;丘公子,你可曾在蒋骨扇铺买过一柄秋扇?&rdo;丘濬道:&ldo;是啊。&rdo;
朱骥忙问道:&ldo;那柄扇子呢?&rdo;丘濬道:&ldo;早托乡人带回琼州老家了。怎么了?&rdo;
朱骥心知杨埙推不差,女贼人身上那柄扇子,便是妻子于璚英身上掉落的冬扇,叹了口气,道:&ldo;扇子的事说来话长,回头再说。&rdo;见丘濬疲惫不堪,料想他为李时勉一案奔走一天,极为劳累,便让他先回国子监歇息。
丘濬走出几步,又回头告道:&ldo;对了,孙国丈还说,如果看见你们二位,就让你们即刻赶去他府上饮酒。&rdo;
杨埙笑道:&ldo;多谢相告。我正又饿又渴,等忙完手头的事,就立即赶去国丈府。&rdo;
画工史平住在史家胡同。朱骥和杨埙赶到时,史家院门紧闭,里面也是漆黑一团。邻居听到动静,提灯出来,见到一身官服的朱骥,忙告道:&ldo;官署放假,史平出城探亲去了。&rdo;
朱骥闻言颇为悻悻,可又无可奈何,道:&ldo;只好再多等一天了。&rdo;杨埙道:&ldo;也许不用等那么久。&rdo;
朱骥问道:&ldo;杨匠兄有办法?&rdo;杨埙道:&ldo;嗯,也许有吧。不过我实在饿得发晕,我们先去孙国丈那里大吃大喝一顿如何?反正他老人家都郑重邀请了我们。&rdo;
朱骥犹豫道:&ldo;可我还有公事,须得回一趟锦衣卫官署。&rdo;
杨埙问道:&ldo;是因为那老僧杨行祥吗?嗨,人都死了,再着急也不能令其死而复生。人生大事,无非吃喝拉撒,先管好眼前的事要紧。朱千户,我答应你,只要你陪我去国丈府饮酒,今晚我一定替你解决画像之事。&rdo;不由分说,拉着朱骥赶来金鱼胡同。
国丈府中正大开宴席,在座贵宾除了刚被赦免的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外,还有一名二十来岁的俊美公子,身材高大,风度翩翩,温润如玉,一望便知是名家子弟。
孙忠见杨埙、朱骥到来,很是高兴,忙替引见道:&ldo;这位公子姓源名西河,是现任第五十八代衍圣公孔彦缙孔公的弟子,源公子这次亦是代衍圣公入朝贺太后寿诞。&rdo;
明代衍圣公地位十分尊崇,正式入朝时,位列百官之首。正因为如此,历代孔氏衍圣公亦视入朝面圣为荣耀。且孔氏家族源远流长,开枝散叶,已经是山东曲阜的庞大家族,现任衍圣公孔彦缙却派一名异姓弟子入朝贺寿,想来这弟子十分不一般了。
源西河忙解释道:&ldo;源某实无才无德,只因家师孔公和独生爱子孔承庆孔兄同时抱恙,不便出行,小子素来追随家师左右,颇得信任,孔公遂指派我前来。&rdo;
孙忠笑道:&ldo;可不仅仅是颇得信任。去年孔公派了孔承庆孔公子入京面圣,源公子也是副手。我出门时正好遇到孔公子和源公子二位出来衍圣公府,看到源公子风度绝佳,光彩照人,堪称人中龙凤,还曾误将他当作了衍圣公的公子。&rdo;
源西河笑道:&ldo;孙国丈就爱说笑。&rdo;回想与孙忠初识的情形,颇觉有趣,道:&ldo;论起来,我与孙国丈相识也快一年了。&rdo;
孙忠道:&ldo;可惜源公子在京的日子太短,不然可以常来我府上喝酒。到底是邻居,方便。&rdo;
源西河笑道:&ldo;我这次入京,不单是为了替太后贺寿,家师还命我长驻京城,好好打理衍圣公府,日后怕是少不了会常来国丈府叨扰。&rdo;
孙忠大喜道:&ldo;那可实在太好了。&rdo;
杨埙好奇问道:&ldo;源公子姓氏,是源头的源吗?在中国,姓源的倒是少见。&rdo;
李时勉劫后余生,虽然受了一番折磨,却仍颇有精神,尤其热酒下肚、大快朵颐一番后,满面红光,欣然插口道:&ldo;这是因为源姓渊源单一,始于北魏秃发鲜卑源贺。&rdo;大致说了源姓来历。
三国时期,河西走廊[2]一带为鲜卑诸部占领,其中拓跋一部势力最大。曹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(220年),拓跋部首领拓跋诘汾逝世,次子拓跋力微因其母为天女[3],有神异,故继立为首领,即北魏元皇帝。而拓跋匹孤虽为长子,却不得继位,很是不平,遂率领部属出走,游牧于河西、陇西以北。拓跋匹孤之子拓跋寿阗出生后,改拓跋为秃发,以区别原来的拓跋氏,史称&ldo;秃发鲜卑&rdo;。到秃发寿阗后人秃发乌孤一代时,建立了南凉国政权,秃发乌孤自号南凉烈祖武王。
东晋义熙十年(414年),南凉国为西秦所灭。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之子秃发破羌被迫逃离故地,辗转投奔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慷慨接纳了他,道:&ldo;卿与朕源同,因事分姓,今可为源氏!&rdo;由此赐秃发破羌姓名源贺,晋为西平侯,源贺由此成为中国源氏的始祖。
众人听说,均觉惊奇。杨埙笑道:&ldo;原来源公子是鲜卑皇族后裔。&rdo;
源西河连连摆手道:&ldo;什么皇族不皇族,南凉也好,北魏也好,都早化作尘土了。&rdo;
李时勉道:&ldo;也不是都化作了尘土,譬如那首《敕勒歌》,迄今仍是绝唱。&rdo;
他是誉满天下的名儒,居然褒赞一首少数民族民歌,旁人这才知道李祭酒并非十足的书呆子。
杨埙本是不羁之人,灵机一动,道:&ldo;就请源公子为我们唱一曲《敕勒歌》,如何?这首歌虽是民歌,却是雄壮激越,气冲云霄,浑浩苍茫,令人向往,正应了今晚为李祭酒洗尘的场面。歌词&lso;天苍苍,野茫茫&rso;是翻译成了汉语,若源公子能用原汁原味的鲜卑语来唱,就更好了。&rdo;
源西河却断然推辞,道:&ldo;在下五音不全,还是不要献丑的好,不然只会搅了各位雅兴。&rdo;
杨埙也不顾忌,笑道:&ldo;源公子看起来是个胸怀磊落之人,想不到还是迂腐。&rdo;
源西河连连拱手道:&ldo;倒教杨匠官见笑了。&rdo;
众人遂就席饮酒,却绝口不提李时勉遭大宦官王振报复一事。他是大明最高学府长官、天下士子领袖,却被戴上大枷,跪在国子监大门前示众,即便天下人都知道是王振之错,然名儒遭此羞辱,颜面不存,旁人提起,只会令其更难堪。就李时勉本人来说,京师再无立足之地,除了辞官回乡,别无出路。不日李时勉果然辞官归隐,这是后话。
但酒席间不能没有话题,不然酒会越喝越索然无味。目下瓦剌正大举入侵明朝,瓦剌首领也先和大汗脱脱不花亲自出动,话头自然而然又转到这上面来。
孙忠听说山西明军接连失利,主将包括西宁侯宋瑛及武进伯朱冕在内均已阵亡,长叹一声,道:&ldo;西宁侯宋瑛是成祖文皇帝的女婿,娶了咸宁公主,我还挺喜欢他的,从来不端驸马爷的架子。&rdo;忽又酒气上冲,拍案怒道:&ldo;要我说,这事全怪王振。要不是这位王司礼坚持对西南用兵,七成以上的精兵良将全死在了云南,我大明朝哪会国中无人,任凭北虏猖獗?&rdo;
源西河道:&ldo;大同是军事重镇,驻有重兵,明军在数目上远胜瓦剌。只是听说诸部调动要受监军太监节制。如此,调动不能适应机宜。尤其瓦剌以骑兵见长,怕是作战时会坐失良机。&rdo;
李时勉当即竖起了大拇指,赞道:&ldo;源公子不愧是衍圣公高徒,一眼便看出了关键。&rdo;
孙忠又问道:&ldo;朱千户适才说大同主将多已阵亡,可包括监军太监郭敬在内?&rdo;
朱骥道:&ldo;那一战几乎全军覆没,只有左参将都督石亨和监军太监郭敬逃脱。&rdo;
孙忠道:&ldo;哼,我就知道郭敬死不了。不是他命大,作威作福他排第一,临阵退缩他从不会落人后。&rdo;
大同监军太监郭敬是大宦官王振亲信,而今王振威势如此,更有深受其害的李时勉坐在席间,旁人不敢应声,堂中一时静了下来。
沉默了片刻,还是杨埙笑道:&ldo;孙老,他们几个都是官家人身份,就连源公子都是专程入朝觐见太后的,就算他们都同意你的观点,也不便公然附和你。&rdo;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情人关系 决战蜃城 变态恶魔 无尽尸途 天价寻尸 笼中的爱人 母亲的镜子 马力的悬疑事件簿--无形敌 鲁滨逊学校 新婚宴尔 风游记 羔羊们的圣诞夜 活不过今夜 清明上河图密码1 失踪的谜+解谜(诡异门系列) 残暴 烟花葬 罗平与福尔摩斯 心变 女魔头与罗宾(亚森·罗宾系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