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是我还是觉得瑾堂肯定也有出谋划策。”太子坚持道,“只有瑾堂才会出这种主意。”凌蔚忍不住郁闷了。他在这小孩心中,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啊?什么叫做只有他才会出这种主意?……当然,太子猜的没错。皇帝陛下是早料到有人会中途捣乱,因此提前就召集了凌蔚等人商议此事。那以“民心”对抗“天和”,确实是凌蔚提出来的。不过后续怎么具体实施的,那主意就不是凌蔚所出的了。准确来说,凌蔚只是起了个头而已。绑架民意什么的,现代社会京城遇到这档子事,所以凌蔚也就是突然想起来了。不过后续他就要忙着后勤的事,自然顾不上这么多。在他想来,大概也就是来几个民众打着横幅请一下愿,意思意思一下,给皇帝陛下找个台阶下就成了。然而事实却出乎他的意料。显然古代帝王大臣的厚黑学比他这个现代的土包子强太多,在他得知后续事情之后,惊吓出了一身毛毛汗。这民意事情的起端,是一老汉冲撞某御史车架,在被人拖走的时候边哭边骂,最后一头撞死在路边。这期命案因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,皇帝陛下大怒,下令彻查。最后查出那御史和那老汉之前并无过节,但那老头原是军属,籍贯就在东南沿海。他大儿子从军后牺牲,二儿子也在贼寇上岸杀烧抢掠时抵抗,落下残疾,而他妻子和幼子也在那时被杀。而后他们一家进京投奔亲戚,那残疾的儿子也算出息,虽说仕途无望但商业头脑不错,也混成了一个小有薄产的商人,后定居在京城郊外买了几亩薄田,家中尚属安定。朝廷攻打缅甸的事传出之后,老汉高兴的多喝了二两酒。这可是为全家人报仇啊!那贼寇害得自己家破人亡,妻子儿子终于能够含笑九泉了!然而这胜利的消息刚传来,老汉又听说朝中有大臣逼着陛下撤军,不但要撤军,还要对缅甸补偿。老汉瞬间悲愤交加。这不是卖国贼吗?晏朝人的仇他不报,反而说陛下杀贼寇不好!自家人死了没多少补偿,还要给贼寇金银财宝!老汉觉得自己身体愈加不好,半截身子入了黄土。儿子虽然小有薄产但因为残疾也还娶上老婆。等自己也去了地下之后,哪有脸面面对妻子孩子?越想越悲愤的老汉决定拼了这条命,让其他人看看,什么才是民意!这民意,可不是几个官老爷拍拍脑门翻翻书,自个儿想出来的!而老汉的事查清后,这幕后真相瞬间传开,瞬间引起了剧烈的效应。这普通民众有静坐示威的,有朝着城门磕头请愿的,有对着“卖国贼”的府邸怒骂泼粪的;而读书人则开始联合起来口诛笔伐,写诗词文章讽刺的,写联名折子要上达圣听的——这骚动从京城传开,往四周波及。首先反应的是戍边的大臣,无论文武官员纷纷上表,一边诉苦自己和自己身边的兵在边疆如何艰苦如何危险,就为了把贼寇抵御在国门之外;一边弹劾那些求和派,好不容易咱们能反击了,一口气把人打痛,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贼患之苦。这会少死多少将士,少死多少普通民众?什么才叫天和?自家人死的少就是天和!戍边的大臣起了个头,边疆的读书人和地方豪强也开始相应。那万人联名书是一封又一封的送往京城。联名书上写着贼寇的暴行,那时字字血泪啊。你们不是要民意吗?这就是民意!民意说,打!给我往死里打!兵不够了我们都可以去参军!这一次把贼寇打死了,我们子子孙孙就再也不用担心贼患之苦了!本来这些书信折子,怎么说也是在朝廷内部流传。但不知道怎么的,那些折子书信就开始在民间流传,甚至被读书人在茶楼等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宣读解释给普通民众听。民众们是听一次集体恸哭一次,不断有血性男子汉要求参军,还有父母送儿子参军的。嗯,晏朝这时候的是募兵制。参军有粮吃有饷发,退伍之后还有补贴拿。咳咳,不管怎么说,这民意所在,民心所向,很明显了吧?诸位大臣?你们是想跟民心作对吗?你们是想被百姓们骂做卖国贼吗?反正,最开始被卷入这件事的御史是被口诛笔伐,灰头土脸。可以想象,这史官手中的笔,可不会写出什么好话来。史官也无聊啊。每一个史官,都有一颗写出流传百世的史书的心。然而这每天发生的事也不是件件都充满传奇性,虽然史官们都有一杆可以把史书写成小说的笔,想象力发挥到让你觉得他简直天天躲在梁上偷听偷看,但如果事情本身没什么爆点,他们也没法“春秋笔法”出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啊。这件事就很好,多有爆点啊,写下来一定能流传百世!还不赶快浓墨重彩的写一写!不过呢,在写之前,还是得问一下皇帝陛下的意思的。皇帝陛下的意思是,写!好好写!这多么发人深省啊!于是史官明白了,写!好好写!一定要让后人警醒!这历史啊,真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。……这件事怎么看都是民众自己发起的。真的?凌蔚反正不信。若说是现代社会,民智已开,这普通民众游行示威倒是可能,这用上命的事,也不常见。没有谁引导什么,没有人许诺什么,呵呵。至于之后的事,没有谁的推动和故意引导,凌蔚就更不信了。封建社会弄出一副民主社会的样子,想发言就发言,想请愿就请愿,老百姓还能跑到官员府邸闹腾,这不扯淡吗?当官府衙门巡逻士兵都是吃素的啊?这明摆着是有人故意纵容,甚至一手造成这种局面。真是可怕。凌蔚看着这种局面,真是心惊胆战。那些穿越后就以为自己成为x日天的同胞们啊,你们真的玩的过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吗?反正他是被吓到了。这一出手,就是这么大的阵仗,真可怕,太可怕了。然而让凌蔚感到郁闷的是,自己不但被吓到了,还背锅了。这三三两两的好友师长统统来信,那话里话外都是,“小样儿,行啊,这次的计谋很有点水准啊”。凌蔚就囧了。他只是起了个头好吧?细节方面他可是一丁点贡献都没有,怎么就成了他的功劳了?更让他郁闷的是,负责细节出谋划策的人,比如他的两位好友,也来信对他大家赞扬,似乎这一切的结果都在他预料之中,都是他的功劳似的。还能不能好了?而皇帝陛下给了他最后一击。皇帝陛下很高兴的来密旨,说瑾堂啊,你的主意很好啊,效果很不错啊,朕很开心啊,等你回京,几个功劳一起赏啊。“瑾堂果然很厉害。”太子星星眼。凌蔚掩面。这真不是他的功劳啊!他真的只是起了个头提了个议啊!这还能不能好了!简直令人无语凝噎。只有他的小天使来信安慰他说,没关系,我知道这件事也出乎你的意料,他们说他们的,咱们过咱们的就好,别想太多,反正这对你也没坏处。就算让其他人也知道了,只会更忌惮你,以后捏软柿子也不会捏你。凌蔚瞬间感觉好贴心。看!只有小天使懂他的心!……纸包不住火,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。这凌蔚的“神思妙算”,很快就被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。凌蔚顺利从某些人眼中碍眼的小石子,上升到了眼中钉肉中刺,心腹大患的程度。如此夸张的提升,真是可喜可贺喜大普奔。凌蔚表示十分憋屈。别人的执行力太强,怪我啰?凌蔚在郁闷的时候,前线的战事就没停过。应该说。京城中在扯皮的时候,前线的战事就没停过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武林客栈之七 星涟卷 叶落洞庭 武林客栈二之蛊神劫 剑心+鬼族的公主 时光走了你还在(出书版)+番外 武林客栈一之青天寨 武林客栈之四月阙卷 卷舞天下 《华音流韶》背景、设定、周边 相亲不见面,我把豪门继承人拉黑了 华音阁十二月之花 武林客栈之六 月阙卷 摘叶飞花 带崽暴富后,战死的相公回来了 月影传说 九华春秋之解忧刀 华音流韶之梵花坠影 凤仪 徒儿快下山,你师姐等不及了 步非烟卷(大结局)(武林客栈系列) 武林客栈五之飞龙引 武林客栈三之沙月飞鹤 九阙梦华Ⅱ·绝情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