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楚铭:图样图破。你们都太嫩了。历史向来比小说更加诡秘好吗?楚铭在用浓墨重彩在读者中给秦始皇和公子扶苏圈了粉之后,就开始狂过剧情。秦始皇莫名暴毙,在边疆的公子扶苏被伪诏逼迫自杀,胡亥登基,称秦二世。然后,就是秦的迅速衰败。皇帝荒淫不堪,权臣指鹿为马,百姓民不聊生,纷纷揭竿起义。随着一句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,秦国四处被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点燃,变成了燎原大火。而之前提过的两位少年郎已经长成了成年人,开始投身乱世之中。楚铭写文一向以后来发展出乎读者所料,因此被读者大批量寄刀片而著称。但这篇文,楚铭从标题上,就把。而刘邦这是打天下,打天下还那么累……读者们表示真的很慌。也有读者说,虎王陛下之前说过了,这本小说着重的不是人,而是“历史”。所以会不会这大汉的开国皇帝其实不是刘邦,而是刘邦的儿子?他老婆吕雉不是长得很漂亮吗?儿子肯定会继承吕雉的基因,是个小帅哥呢。楼下读者纷纷点赞,表示这个可以有。楚铭看到这些留言都快笑哭了。前两本小说是真的大众流派的通俗小说,即有一个主角从头到尾贯穿主线。但这本小说就更接近“文学”范畴了。它的主线不是人,而是事,是在这个时代发生的时。所以虽然他也有连接主线的“主角”,但主角并不是一直都有出场。这是一本群角戏。说实话,楚铭写的很忐忑。如果没有大礼包送过来的资料让他琢磨人物,他自己光凭记忆动笔,就算要动笔,他也不会采取这种方式。楚铭会像之前一样,选一个主角,然后只写主角身边的事。其他的剧情就一笔略过。这样写要轻松许多,也不担心出错。所以楚铭最开始就想写个汉高祖,写个汉武帝就得了。但是现在他却采用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写法。这种写法,是在死皮赖脸拜师上曰之后,师徒二人共同商量出来的。上曰看了楚铭的人设和粗纲之后,觉得写人物小说实在是太浪费这个人设和大纲了。明明已经有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底子,却偏偏只砍一小部分来写,上曰说自己会被逼疯。楚铭当时很没自信,他觉得这对他太高难度了。上曰冷笑,这就是提升自己的时候,就是有困难,才有写。等你这一本写出来了,就没人会再说你是凭着肖总才出名的了。楚铭纠结了一阵子,还是采纳了上曰的建议。在这个时代,萧何、张良、韩信等等许多人物,都是楚铭熟知的典故,千百年来一直鲜明的活在人们的记忆中。刘邦的确可能没什么圈粉的地方,但他手下男神扎堆,楚铭就对张良敬佩的五体投地,对于这个才华横溢又懂进退识时务,最后是汉朝建立之后下场难得比较好的人之一的人十分佩服。这些人,如果只是一笔带过,甚至只出现一个名字,楚铭也觉得,有点难以忍受。他想把每个人都写下来,就像是历史演义小说中那样,即使有一条主线,但每一个阵营的人物,都是那么鲜活。历史,是人的历史。正是这群精彩的人,才造就了这一段精彩的历史。不过如果按照这个写法,楚铭估计就不是三卷,而是拆成三本了。这个看编辑衡量,楚铭只负责写。网上上千万的小说也不是没有。楚铭写了好几万字,刘邦还只是这段精彩历史中的配角。虽然最开始没有明写刘邦是这一部分的主角,但楚铭心里是这么想的。之前写文的惯性,让他很担心在主角不出场的情况下,读者们会不会不满意。结果下面的读者看得津津有味,讨论的也不是主角如何而是胜利者如何,十分能接受这种历史演义类小说的形式。甚至他们还有心情讨论最后胜利者的脸好不好看……上曰知道之后,狠狠的嘲笑了楚铭一番。一看楚铭就是没在古代历史小说类别淘过文看。这种近文学严肃类模仿真正历史的小说并不少见,甚至是热门之一。只是写得好的不容易,所以写这种小说的多是直接写古代历史上的人物,“戏说xx”而已。楚铭尴尬脸。他怕写文的时候被其他人影响,所以在写文之前,一般不看同类型的小说。而且长时间趴在电脑旁码字实在是让他有点难受。所以他都是买回来一大堆纸质书,趴在猫窝里慢慢翻。人坐久了会得颈椎病腰椎病,但是猫不会啊,想怎么趴就怎么趴。对猫而言,窝在猫爬架上看书显然比蹲在电脑旁看小说来得更轻松。所以楚铭对网络小说的见解还是从穿越前带过来的。那时候文学类小说和网络小说还是有一定分界线的。这种类型的小说一般都是直接出版。写了这么多年的文,楚铭也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网络小说有误会。不过虽然他已经很努力的接受现在的环境,总还是有不合时宜,让他看起来像只土猫子的地方。哦,他本来就是土猫。不过既然读者觉得感觉还不错,楚铭的心就放下来大半,写文也更顺畅一些了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武林客栈之七 星涟卷 叶落洞庭 剑心+鬼族的公主 《华音流韶》背景、设定、周边 九华春秋之解忧刀 武林客栈五之飞龙引 时光走了你还在(出书版)+番外 九阙梦华Ⅱ·绝情蛊 华音流韶之梵花坠影 凤仪 步非烟卷(大结局)(武林客栈系列) 末世天灾,重生后我嘎嘎乱杀 武林客栈之六 月阙卷 摘叶飞花 武林客栈二之蛊神劫 桃李满宫堂+番外 华音阁十二月之花 武林客栈三之沙月飞鹤 武林客栈之四月阙卷 卷舞天下 武林客栈一之青天寨 月影传说 徒儿快下山,你师姐等不及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