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一号演播厅的后台,空气仿佛被抽干了氧气,只剩下化妆品和电子设备散发出的混合气味,沉闷而紧张。
苏明玥静静地坐在化妆镜前,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面前那份薄薄的专访提纲。
上面的墨迹还很新,但“走出阴影”“涅盘重生”“重获幸福”这几个词,像是用滚烫的烙铁印上去的,灼痛了她的眼睛。
这是一种精心包装的傲慢,一种以同情为名的规训。
他们已经为她写好了剧本:一个破碎的受害者,在社会的关爱下,终于学会了微笑,学会了感恩,成了一个合格的、无害的、可以被摆上展台的“康复”样本。
她的助理小陈在一旁急得手心冒汗,压低声音说:“明玥姐,这跟我们之前沟通的完全不一样!他们这是想把你塑造成一个‘被治愈’的符号,要不要……我们跟导演再沟通一下?”
苏明玥的目光从提纲上移开,落在镜子里自己那张平静得近乎冷漠的脸上。
她摇了摇头,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笑意,那笑意里没有温度,只有锋芒。
“不用,”她轻声说,“他们想听故事,我就给他们讲一个。不过,是谁的故事,由我来定。”
直播开始的红灯亮起。
主持人用温婉动听的声音,熟练地铺陈着背景,话语间充满了对她“走出过往”的赞美和期待。
每一个字眼,都像是一根柔软的绳索,企图将她捆绑在那个预设好的“幸存者”角色里。
“明玥,我们都知道你经历了很多,”主持人终于将话筒递向她,眼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怜悯,“今天,面对全国的观众,你最想分享的是什么?是关于如何找到内心的力量,最终重获幸福的吗?”
这个问题,像一把淬了蜜的匕首,直刺而来。
苏明玥没有立刻回答。
她对着镜头,露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微笑,然后不急不缓地从随身的文件夹里,取出了一枚小小的U盘,递给身旁的工作人员。
“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想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。”她的声音清晰而沉稳,瞬间打破了演播厅里预设的温情脉脉,“这段视频没有配乐,没有剪辑,甚至有些晃动。但我觉得,它比任何语言都更能回答您的问题。”
演播厅巨大的屏幕上,画面亮起。
那是一个中国北方农村常见的乡镇办事大厅,光线昏暗,陈设简陋。
镜头前,一个满脸风霜的中年女人,正用一双布满老茧、微微颤抖的手,接过一张崭新的身份证。
她的嘴唇翕动着,混浊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,反反复复地摩挲着那张小小的卡片,仿佛那是什么失而复得的稀世珍宝。
镜头外,一个压抑着哽咽的声音在问她:“大娘,拿到了闺女的身份证,您心里是觉得……您闺女好了吗?”
女人抬起头,泪水终于滑落,她用力地摇头,一字一句,带着浓重的乡音,却像重锤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上:“啥叫好?俺不知道。俺只知道,政府认了,俺闺女……是她自己了。她就是她,不是哪个疯子。”
视频结束,演播厅里一片死寂。
连经验丰富的主持人,也一时语塞,脸上那副标准的职业微笑僵住了。
苏明玥收回目光,平静地直视着镜头,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:“大家看到了。那位母亲,她说的不是‘我女儿好了’,也不是‘我女儿幸福了’,而是‘政府承认她是她’。”
她的声音在寂静中回响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“所以,今天我坐在这里,不是为了讲述一个关于‘治愈’和‘幸福’的童话。因为对我们很多人来说,第一步,从来不是治愈,而是承认。承认我们的存在,承认我们的经历,承认我们有权作为我们自己,而不是一个需要被修正的错误。这,就是我今天最想分享的。”
节目播出不到十分钟,“#承认而非治愈#”的词条如同一颗深水炸弹,在社交媒体上轰然引爆。
无数的转发,无数的评论,从四面八方涌来。
随后,数家官媒几乎在同一时间跟进,以“尊重个体叙事,从承认开始”为题,深度解读了苏明玥的发言。
一场精心策划的“温情专访”,变成了一场关于权利与定义的公共辩论。
苏明玥亲手撕碎了他们递过来的剧本,然后,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行。
几乎在同一时间,千里之外的苏明心拆开了一个厚实的快递包裹。
出版社寄来的回忆录样书,铜版纸的封面上,巨大的艺术字标题下,一行刺眼的副标题赫然在目——“从疯女到女神的逆袭之路”。
“疯女”“女神”“逆袭”。
这六个字,像六根钢针,扎进了苏明心的眼里。
她没有愤怒地把书扔掉,也没有立刻打电话去咆哮。
她只是静静地看着,直到那股翻涌的血气平复下去,化作一片冰冷的澄明。
她打开电脑,召集了这场百人共笔回忆录的所有参与者,召开了一场紧急线上会议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羊入虎口(现百abo) 海钓失事后,我被富家千金赖上了 网游:这个隐藏天赋不正经 某柯学的义勇也没有被讨厌 退圈后养大熊猫幼崽日常 重生从拯救清冷校花开始 穿越之过好小日子 社恐玩家怎么和带土he啊 社畜蛇也要陷身修罗场吗 将军嘴上说不熟 盗墓之当诡异绑定神豪系统 武侠:马甲扮演,皆是天骄 当我朝夕顿悟,直接开启逆袭之路 穿成六零极品老头,开局拿捏白眼狼! 净化反派后我翻车了[快穿] 农家子弟科举路:逆袭命运翰林郎 我都有道侣了,觉醒姻缘系统什么鬼? 抗战:我原始股开局,老总震惊! 乱世医童 安念(骨科 1V1)